当前滚动:婆婆在儿子家养老,她每天小心翼翼,儿女的家永远不是自己的家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我的公公婆婆是农村人。公公去世后,婆婆身体不好。作为媳妇,我主动让老公带婆婆去城里赡养。婆婆性格敏感,说话做事都很谨慎。公公在世的时候,被婆婆宠得很。我婆婆有乳腺炎,不能干重活。在农村,她只做洗衣做饭等一些家务活。公公去世,婆婆感觉天塌了,怕外人笑话自己没用没本事,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偷偷哭.和老公看了以后,这不是问题!我主动请婆婆来我家照顾老人。我还有一个住在镇上的姐姐。人们都说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。本来打算让婆婆去大姐家住一段时间散散心。但是大姐的性格和我婆婆基本差不多,也是逆来顺受。她在家当不起亲人,婆婆也不太喜欢她。婆婆见不得女儿生气的模样,要自己到乡下养老。怎么能让婆婆一个人呆在家里,她根本活不下去。我和老公周末开车去乡下,把婆婆接到我家。
我的房子有三间卧室和一间客厅。房子宽敞,婆婆有自己独立的房间。我给她换洗漱用品、睡衣、拖鞋和换洗衣服。婆婆本想拒绝,又怕我不高兴,犹豫了一下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。我女儿四岁了。我和老公每天早上上班带她去幼儿园,晚上去接她。基本上,婆婆一个人在家。教了婆婆简单的煮饭烧水用具,还有洗衣服的洗衣机。婆婆不愿意用,说我手洗,要锻炼身体。我对婆婆说:“舒服舒服就来,别把自己当客人,养儿子防老,在儿子家里很正气。”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的婆婆那又怎样?因为婆婆一生爱看言行举止,总怕惹别人不高兴。认识我婆婆的人都说,我婆婆生性胆小,总是为别人着想。我和婆婆认识好几年了,我找到了她她生怕凡事惹别人不高兴,一旦有矛盾,她自己来承担。她的乳疾,更别提惹她生气了。怕婆婆不适应新地方,先是带她熟悉小区环境,还带她坐环城专线公交到主要购物商场和公园散步。婆婆虽然是农村人,但是记性非常好。你不需要重复一切。哪怕是去公园、商场,婆婆都能清楚地记住路线。这让我很高兴。安慰,她不会出去找家的。我和老公女儿都是早上出门,晚上才能回家,婆婆每天都是一个人。我让她拿了钥匙去公园广场走走,和老人聊天解闷,想出去吃就买点吃的,不想吃就自己做饭。我想我这样安排的话,婆婆会很舒服的。然而半个多月后,我发现婆婆瘦了,很郁闷。我问婆婆:“你是不是不适应环境,还是有什么委屈,你不想告诉我,你也可以告诉你儿子,别藏在心里,这对你的健康不利。”婆婆立刻红着脸对我说:“没什么,没事的,你不用担心我。”我不敢深问婆婆,因为一旦你多说几句,她就会提心吊胆地担心我们是我们的累赘,打扰我们的日常生活。我觉得这样不行,就偷偷观察婆婆,想找出婆婆哪里不适应?我发现我给婆婆买的牛奶、水果之类的,她很少用,都会留给女儿吃。
我请她吃饭,她说:我年纪大了,吃多了消化不了,一日三餐够了。晚上吃过晚饭,我和老公坐在沙发上玩手机,婆婆赶紧回自己房间住。我让她坐在沙发上,打开电视看。我对她说:看你的,一点都不影响我们。婆婆笑着说:我不看,看了一天了,眼睛歇歇。我以为我们坐在沙发上,婆婆怕打扰我们不好意思看电视,我把老公拽了回来在卧室看手机,让婆婆看电视。可婆婆还在房间里,不肯出来。我让女儿去陪奶奶玩。婆婆还小声哄着孙女,好像生怕吓到孩子似的。而我去厨房倒水,如果婆婆也在厨房,她会侧身给我让路早上,婆婆会早起去洗手间,从不占用我们的时间。早上婆婆给我们煮点粥,包子,花卷之类的。我怕婆婆早起给我们准备早餐,就对她说:“你不用那么忙,多麻烦,喝点牛奶吃面包鸡蛋就行了。”婆婆很听话,点点头说好,然后只要我们早上没起床,她就坐在自己的房间里,一动不动。我们一醒来,婆婆就听到了,赶紧出来摆好饭桌,我一开口,婆婆就立刻听了,连连点头表示同意。不管我在房间里找什么,或者出现在客厅卫生间厨房里,婆婆总会问我需要什么吗?只见婆婆这般谨小慎微,就好像面对大敌似的是国王的臣仆,好像我一动怒,她就会倒霉似的。我让我老公和我婆婆说话更舒服(我和婆婆说过了几次,但是婆婆只要我俩对话,婆婆就更加不自在,视线像无处安放一样紧张)。老公还跟他妈说,在儿子家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你儿媳妇性格大大咧咧的,在家别那么客气,弄得我们心里不舒服。我的婆婆,无论谁给她出主意,她总是一口答应,就好像她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。老公每天回家都会去婆婆房间陪她聊天。我婆婆总是催着我老公回房间跟你儿媳妇说。我白天见不到任何人。关系好,我做妈妈就放心了。再说了,婆婆从来不敢在饭桌上主动夹菜。我们给她端菜的时候,她还战战兢兢地说:“别给我夹菜,我吃不下多少。”
老公也很担心,说:“看妈妈这个样子,你不能说,更不能怪罪,她怎么就这样了?”这么害怕? “有一天,婆婆感冒了,我让她吃药,她答应了。提前买了蔬菜水果回到家,就听到婆婆在房间里喊。忍不住想听听她说什么?我听她说:“父母的家就是孩子的家,你爸爸没了,我的家也就没了,孩子的家也就没了,再好的家也是你的家,我就像浮云无根,心始终不踏实。”我听出她的语气是在跟大姐说话,我赶紧走出房间,又用钥匙打开了门,然后使劲关上了门,叫了一声婆婆。婆婆连忙跑出卧室,我对她说:“妈,你放心,你没事吧?感觉怎么样?”婆婆连忙笑着说:“挺好的,你别担心,我感觉好多了,什么都能做。”看着婆婆对我小心翼翼的态度,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工人看到了大老板,生怕大老板开除他一样,瑟瑟发抖。我真的和我婆婆没关系。能让她安心、快乐吗?婆婆很少出门,对小区的阿姨和老人也不太认同。她总是看起来很孤独,很孤独。我仔细思考了几天,终于想到了解决办法。我在朋友圈发帖说在老家找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,想给婆婆找一个会说话的好朋友。你别说,我还真在婆婆老家找了两个阿姨,一个比婆婆小两岁,一个比婆婆大八岁。两个阿姨住在城里,和我婆婆不在一个村,是同乡的。我特地拜访了这两位阿姨,发现小阿姨性格特别直爽,爱说话;大阿姨话不多,但人和善善良。我给她们介绍了我婆婆的情况,想让她们和我婆婆在一起,她们都高兴的答应了。我跟老公说了,可是我们俩都怕婆婆寂寞惯了,接受不了。我们俩都斟酌了很多话,然后小心翼翼地对婆婆提起:“我遇到了我们我老家的两个阿姨,我们提到你,她们都想认识你,我们不敢答应! “婆婆眼睛一亮,说:他们住哪儿?很高兴见到你。 “一听说有门,老公也笑着对婆婆说:“这两个阿姨很单纯,她们的孩子还不如我们家的,我怕你会看不起他们吗?” “婆婆笑着说:“怎么了?人家若能接受我,我就是阿弥陀佛了。”我带着婆婆和两个阿姨一起去某公园,因为她们都是我老家的,三人见面热情洋溢,欢欣鼓舞,毫无拘束感。
两位阿姨的家离我家有点远,走路要20分钟,不过有缆车。婆婆去过一次,就记住了两个阿姨家的位置。婆婆和两个阿姨认识后,经常呆在一起,即使没事不买东西,三个人还是一起走。回家婆婆就和我们聊天,虽然只是几句话,但她终于主动和我们聊天了。我松了口气,婆婆的性格是改不了的,不过有朋友在身边,她会开心很多,不然真怕她得抑郁症。婆婆很有自知之明,和两个阿姨相处得很好。我也让他们来家里小聚,但婆婆从不请别人来家里。她总是在电话上预约,然后去哪里见面。婆婆说:“孩子们的家从来不是我自己的家。”她永远无法在儿子家里为所欲为,像女主人一样安排自己的生活,但她可以像现在这样得到一点自由,脸上有笑容,心更灿烂,我和老公就够了。虽然我们是两代人,观点不同,但对幸福的需求是一样的。她开心了,我们也就安心了。
标签: